周華健父子鮮少同台受訪,因兒子周厚安擔心若兩人同框頻率過高,大家只會認為「這是周華健的兒子」。此次父子檔一同上《TVBS看板人物》接受方念華訪問,是少見的同台專訪。一開場周華健獻唱經典名曲「花心」,熟悉的旋律也牽引方念華一同揮手伴舞。製作單位本貼心準備大字報,為了怕他忘詞,沒想到曾被虧為「忘詞大王」的周華健霸氣回:「不用」!還把眼睛遮起來,逗趣動作讓現場人員笑翻。談到此次音樂創作專輯「The Younger Me」,周華健透露,不想再碰同類型的歌曲,覺得「再重複自己很沒意思」,他笑說:「『我愛你、你愛我』,然後『我失戀』、『我想你』的情歌,我現在不合適。那些歌對我來講是另外一個世界了!」總是給人「暖男」形象,周華健表示,因為自己不習慣把問題丟到別人身上,有情緒時會躲起來,但這一面比較不會讓外人看到。工作成就達到高峰時,他也忙到整個人沒了魂,進入人生撞牆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得空休息反而不習慣,他坦言:「這樣的忙是完全不健康!」回首來時路,周華健豁達地說:「你必須要經歷過才會學會,不跑過那個路是不會知道的。」他也慶幸因為走過這一遭,才能分享經驗給甫進入演藝圈的兒子。這讓周厚安有感而發說:「父親的分享,讓我學得了很多東西。」方念華追問:「學了什麼?」。周厚安佩服地表示,面對一些艱難問題時,父親即便有些不知所措也是正常,但他還是扮演一個「非常穩」的角色,「保護我們、犧牲自己,這是最難的。」第一次聽到兒子談到對自己的看法,周華健突發感嘆的說:「我們兩父子聊天居然要靠一個主持人!」不過,身為周華健的兒子,成長過程免不了吸引許多目光,讓周厚安感受到不小的壓力。「我兒子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躲著我」周華健說。周厚安也坦然表示,自己直到長大,才比較能看開,甚至自嘲,並提及曾經有同學跟他聊到徐若瑄住自家樓上,周厚安當下幽默回說:.「你知道周華健住我家嗎?」周厚安說:「看開了,就可以用這個方式開玩笑。」周華健回憶,一直到周厚安21歲時,他才抱著父親說:「爸爸,謝謝你!」。而現在父子兩人感情已經好到,在紐約逛街還被路人以為是情侶!周華健說:「那個老先生的眼神就是:『你們兩個怪怪的喔!』」讓周華健嚇得馬上說周厚安是兒子,但老先生的眼神依舊傳達著:「喔!兒子啊!是甜心兒子嗎?」讓父子倆百口莫辯!身為周華健的「少年」分身,周厚安被問到身上有哪一部分,承襲自周華健?這問題讓周華健緊張地,頻頻在一旁提醒兒子:「講好話!」瞬間逗笑方念華!「幽默吧!我們的幽默是一致的」周厚安思考後說。這回答也引起周華健的共鳴,補充說:「因為很難懂的笑話我們自己都懂!」對周厚安而言,周華健是非常好玩的人,跟他在一起絕對不無聊。兩人平常相處也會互相吐槽,像周華健看到兒子一直開冰箱,也會故意說:「你已經是第三次拿吃的了,你是焚化爐嗎?」這種平凡生活的對話,就可以讓兩人都笑出來!呼應唱片「少年」主題,方念華問到,如果真回到少年,有想改變什麼?周華健表示,專輯裡有一首歌「冰島」,就是在想自己回到過去,能不能將一些事情做得更好。但他想通了,過去其實沒什麼需要改的,因為那些曾經有過的經驗,都成為養分造就今天的自己,如果有機會,「我只想回去敘敘舊」周華健說。更多 TVBS 報導花五年成台灣人 瑞莎:「要當一家人,不要當客人!」 兒子只有看到他會笑 奶爸庾澄慶超驕傲 出書憶及老公 白嘉莉哽咽 為愛遠走他鄉 竟是這原因 林嘉綺赴日工作竟打地舖 蔡淑臻看開「頭大」說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newtalk] 由阿達率領電玩正妹群主持的狼谷競技台《Game什麼東西》,2月6日播出當集邀來邱宇辰(毛弟)一起演短劇、打遊戲。豈料在短劇中,邱宇辰喝到斷片,慘遭陳瑀希(小茉莉)、樓心潼泣訴,讓他誤以為自己酒後做出渣男行徑,惹出一堆糗事。短劇中,邱宇辰喝掛在劇中宿舍過夜,結果隔天一臉宿醉,陳瑀希一見面就嬌羞跟邱宇辰說:「昨天你就用你那張嘴,害人家臉紅心跳的!」讓邱宇辰緊張到立刻打斷:「如果我對你做出對不起的事,我一定會負責!」接著,陳瑀希繼續臉紅說:「你誇獎我身材很好,是你看過最漂亮的女生。」才讓邱宇辰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誇獎妳喔!開心就好開心就好…」 接著,樓心潼開心跟邱宇辰打招呼,他納悶:「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面嗎?」讓樓心潼瞬間變臉,邱宇辰只好急著安撫:「如果我有冒犯妳的話,真的很抱歉,我應該沒有做出對不起妳的事情吧?」沒想到樓心潼居然大哭:「你們男人都這樣,沒有一個好東西!昨天答應我的承諾,現在就忘了一乾二淨!你昨天說你會把所有時間都給我,你會陪我!」嚇得邱宇辰臉色大變,對阿達訴苦說:「酒精真可怕!」 邱宇辰不但短劇演得好,阿達也稱讚邱宇辰遊戲玩得超棒,看他玩《狼人殺》很過癮。進行遊戲開箱時,大夥一起玩《世界足球競賽2020》,過程刺激過癮,正妹們紛紛稱讚邱宇辰玩得超有策略,讓他驕傲笑說:「玩這個旁邊有很多漂亮女生的話,會更認真!」本集《Game什麼東西》於本周四(2月6日)晚上9點,於狼谷競技台播出,收看頻道為中華電信MOD 210台,與有線電視168台。各節目完整版也將陸續於官方YouTube頻道上架,可訂閱「狼谷娛樂 Wolves Valley」收看。更多新頭殼報導余祥銓錄《Game什麼東西》 驚言:「寧可當媽寶也不願靠爸」雞排妹《Game什麼東西》玩超夯體感 嬌喘有續航力問題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讓身障青年實際操作職場工作的內容,並歡慶成功大學八十八周年校慶,臺南成大會館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舉辦為期三個月的「讓愛發光、身障青年不孤單」公益活動,除提供身障青年飯店房務工作體驗,並號召民眾捐款支持身障青年職業訓練經費抽住宿券大獎,邀請全台校友及住宿旅客一起守護身障青年就業夢想,累計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昨天捐贈給伊甸基金會,並邀四名實際執行房務的身障青年分享工作心得。卅歲領有中度智慧障礙手冊的瓊慧很想工作,卻因記憶力差、反應慢,被麵包坊辭退,六年前至伊甸心園小作所接受職業訓練,不斷學習清潔、代工手工藝,培養良好工作探度,現在能力超前令人信賴,更在呈大會館職涯體驗中發現興趣與找回自信,很感謝成大會館拋招引玉串聯愛,守護大家的未來。成大會館房務部副理劉慶華帶領身障學員認識清潔消毒工具,並學習房間煥然一新技巧,指導學員實作感受工作實況,加速對飯店業工作的瞭解,加強就業動力,進到職場並穩定就業。會館業務部經理黃偉哲說,舒適乾淨飯店環境仰賴辛苦工作人員,房務整理看似簡單卻充滿技巧,學員認真學習態度令人動容,希望透過此體驗讓身障青年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伊甸基金會台南職重中心主任張雅琪說,每次職涯體驗對身心障礙青年都是寶貴學習經驗,除可瞭解各行各業工作屬性及環境,對工作認知也更為清晰,感謝成大會館提供機會,協助身障青年建立獨立自主的人生觀,面對未來,可用雙手打造自己的人生舞台。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媽媽寶寶】培養孩子獨立,是一件需要練習的事,必須從寶寶時期做起!透過分床睡、吃副食品和學步期三個發展階段,慢慢地訓練孩子的自主能力,不但可讓成長的每一步踏得更穩健,同時也能逐漸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第一階段:分床睡先分床睡.孩子大班後再分房睡很多爸媽把分房、分床睡當成訓練寶寶獨立的指標,因而糾結於要不要從小與寶寶分房睡,對此,廖笙光執行長認為,父母是否需要與寶寶分房睡,可視家中的環境而定,如果家裡有足夠空間便可分房;若是空間不足,最起碼要做到同房不同床。他強調,親子一起睡在同一張床上,爸媽容易成為寶寶的安撫巾,不但寶寶會更黏人,也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不過,在孩子自我概念還沒成熟前,不建議貿然分房睡,這樣容易誘發孩子出現分離焦慮,長大後反而會變得膽小。廖笙光執行長分析,分房睡的好時機在孩子升大班的暑假,這個階段的他,有著自己想要長大的驅動力,分房成功率較高。此時,爸媽可伺機灌輸一些觀念,如:「你長大了,到大班時就會有自己的房間囉!」讓孩子充滿期待,也較能逐漸接受。分床睡時.給寶寶熟悉的嗅覺和觸覺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2歲前,最重要的感覺系統不是視覺,而是嗅覺和觸覺,因此在寶寶脖子硬、頭部能轉動後,在他身邊放一些有自己和媽媽味道的物品,讓他眼睛閉起來,就能聞到熟悉的味道,他會覺得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例如:給他安撫巾、摺疊好的衣服,並提供讓孩子經由觸碰可得到安慰的物品,像是娃娃或枕頭,來增加分床睡的安全感。第二階段:自己吃副食品重點1:先鋪地墊和戴圍兜爸媽想訓練寶寶自己吃副食品,需要經歷他用手拿,再漸漸使用工具的階段,這時建議先鋪好地墊,並幫寶寶戴好圍兜兜,方便之後的收拾。重點2:餵食時也給寶寶一支湯匙廖笙光執行長表示,一開始時可把食物製作得較黏稠,用湯匙餵寶寶吃,如:優格沾到湯匙就可以吃,這種方法可讓食物泥黏在湯匙上,不會往下滴或弄得到處都是。另一方面,因為寶寶被餵食時,常會想搶爸媽的湯匙,所以在一邊用湯匙餵寶寶時,也可給寶寶一支粗柄、好握的湯匙,讓他用湯匙「沾」著食物泥來吃。重點3:學習用手指抓食物寶寶6個月大會用手抓握東西,開始時,用整隻手把東西抓在掌心,廖笙光執行長建議,可在寶寶8個月大時,把固體食物放在高度較深的製冰盒裡,讓他練習用指尖抓食物,有些孩子在8至10個月時,可用前3隻指頭抓起食物放進嘴巴,等到1歲左右就漸漸地學會拿湯匙。第三階段:學步期探索環境準備1:保持乾淨而安全的環境寶寶在學步期開啟對外在環境的探索,是培養獨立性格的重要階段,這時爸媽一定要做好兩項準備,首先,在孩子練習爬行、走路的過程中,把所有危險物品預先收起來,因為當孩子快要碰到危險了,爸媽必定會大聲制止,但過於嚴肅的表情、聲調,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導致日後膽子漸小,獨立性也會降低。準備2:多帶孩子出門孩子1歲半時已將家裡環境探索過一遍,這時可多帶他出門,藉著擴增外在環境,誘發孩子的獨立感和征服欲,同時增加自信心。※原文刊載於2019年10月號《媽媽寶寶》392期。【延伸閱讀】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連以婷報導】若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那口腔就是身體之窗,特別是牙齦,它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從是否有懷孕、是否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到壓力太大等,都能從口腔的變化看出來,以下列舉 7 項有關身體健康的口腔徵兆。 1. 妳懷孕了 有 5%的孕婦牙齦或牙齒間會出現紫紅色或暗紫色的腫塊,稱為妊娠性牙齦瘤(pregnancy tumor),它雖然無害,但卻會讓嘴巴的敏感度增加,患者會感覺不舒服、說話與飲食受到影響、牙齦出血,有時還會疼痛,患者需要接受牙科治療。牙齦瘤會發生在孕期的任何階段,因此在懷孕時要注意口腔衛生,只要勤於飯後清潔,其實罹患的機率不大。 2. 如果牙齦呈淡粉紅色甚至白色,表示可能出現貧血的狀況 牙齦血管密集,如果紅血球不足,牙齦就會發白,改善的方法可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 3. 許多抗憂鬱症的藥物會導致口腔乾燥這類藥物如百憂解(Prozac)、帕羅西汀(Paxil)、樂富得(Zoloft)等含有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雖然這些藥物能幫助人們緩解精神壓力、讓情緒平靜,但會減少口水量,也讓牙齒少了一層保護,服藥者可以藉由噴霧劑等唾液替代品來改善症狀。 4. 壓力太大或焦慮牙齦容易出問題 當人們面臨壓力時,容易忽略口腔衛生,再加上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如與身體發炎反應有關的可體松(cortisol),它會引發牙齦發炎,使身體防禦能力減弱,甚至造成牙齒和牙骨損失。 5. 糖尿病的併發症 許多患者因口腔疾病就醫檢查才發現有糖尿病,常見的症狀如牙根或牙齦的膿瘡、牙周病、牙齦炎、口乾舌燥、蛀牙、酵母菌感染、口部灼熱症候群、扁平苔癬或傷口不易癒合等,因此糖尿病的患者須定時回診,並做好每日的牙齒照護。 6. 罹患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與克隆氏症患者,口腔中常出現 白色網狀病灶這種扁平苔癬(Lichen planus)是一種細胞免疫反應異常所造成的疾病,較常出現在四肢,若出現在口腔中,在輕微時只是呈現白色斑塊,但當該病況加重時,會產生糜爛、潰瘍、水泡情況,一般來說除了極少數潰瘍型的病灶可能會有惡性變化的可能性,大部分的病狀並不會導致太嚴重的後果。 7. 心臟問題 過去的研究發現,患有牙周病的人較容易有心臟病,雖然目前還不確定何者為因何者未果,但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與慢性發炎有關。 我們往往疏於照護自己的口腔健康,據估計有將近 50%的成年人有牙齦相關的疾病,這也是牙齒喪失的首要原因,因此千萬別輕忽它所帶來的影響,除了養成每天定時清潔外,若有不適要趕緊就醫。 原文引自:從嘴巴看免疫力!7個口腔徵兆透露體檢報告 延伸閱讀:>>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綜合報導】瑞典女將Madelene Sagstrom(瑪德琳‧莎格史壯)今天在Boca Raton(波卡雷頓)的Boca Rio Golf Club(波卡里歐高爾夫俱樂部)守住領先優勢,星期天交出低標兩桿的七十桿,以總成績低於標準十七桿,於女子美巡佛羅里達二部曲-Gainbridge LPGA at Boca Rio(波卡里歐女子賽)贏得LPGA首勝。領先兩桿出發,莎格史壯今天在第二跟第五洞吞下兩個柏忌,讓煮熟的鴨子差點飛走了。在第八洞展開攻勢先馳得點抓下第一隻小鳥後,莎格史壯接著在第十跟第十一洞又進帳兩鳥,加上第十七洞的第四鳥,交出低標兩桿的七十桿,以四回合低於標準十七桿的兩百七十一桿,拿下女子美巡首冠。贏過Symetra Tour(辛梅塔巡迴賽)三場冠軍的莎格史壯,星期天以領先者的位置挑戰LPGA首勝。莎格史壯說:「我從來沒有經歷過今天的情況,對我來說,這是全新的體會。」「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它,或是它是否會按照我想的方式發展。所以今天出去時,我提醒自己要保持耐心,繼續前幾天做對的事。我很自豪,我一度落後,最終擊敗自己的雜念,贏得這場巨大的勝利。」星期一在延長賽落敗的日本女將畑岡奈紗(Nasa Hataoka),星期天的前八洞進帳三鳥,一度躍居領先者,可惜第十洞柏忌,莎格史壯卻在這洞抓鳥,一來一去、豬羊變色,讓出領先榜。畑岡奈紗在第十五跟第十六洞也有連抓兩鳥的美技,可惜第十八洞的柏忌,將大好江山拱手讓出,交出低標三桿的六十九桿後,一周兩次排名亞軍,總成績是低標十六桿的兩百七十二桿。韓裔美國選手姜孝林(Danielle Kang)射下三鳥,交出無柏忌的六十九桿,以低標十五桿的兩百七十三桿,排名季軍。法國女將Celine Boutier(席琳‧波蒂兒)交出三鳥、一柏忌的七十桿,以低於標準十三桿的兩百七十五桿,名列第四。南韓女將金世煐(Sei Young Kim)交出七十三桿,以低標十一桿的兩百七十七桿,單獨排名第五。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如今10歲,有著一頭短髮,也偏好西裝裝扮。卡渥尼迪斯對自己一手創造的寶寶性別公開派對潮流感到後悔。她在臉書上的「誰在乎寶寶性別啊?」貼文,已獲得3.5萬多個讚。整理/蔡佳敏 (中央社編譯)無論海內外,寶寶臨門都是喜事,台灣人會在寶寶出生後辦滿月酒,西方人習慣在產前開gender reveal party(性別公開派對),不但結合送禮,還將肚中寶寶性別保密到派對當天才當做「大獎謎底」揭曉。壞消息是,這類派對近來玩過頭變調,許多派對籌辦人為了搞噱頭,已經導致美國德州有飛機墜毀,愛阿華州有人喪命,亞利桑那州更引發森林大火。性別派對愈玩愈火紅 煙火煙霧彈爆破樣樣來西方人最初是替孕婦辦baby shower(準媽媽送禮會),但這類派對以姊妹淘為主;Gender reveal party則讓準爸爸和其他男性朋友有了一起同歡的機會。通常懷孕第20週即可透過產檢知道寶寶性別,「性別公開派對」的做法是,準爸媽會要求超音波掃描師不要當面告知是男是女,而是寫在紙頭上放入信封封好,再由準爸媽交給一兩個值得信賴的人,這個人開信封得知「謎底」後,在全程保密情況下,根據寶寶性別來籌辦派對。正規的「寶寶性別公開法」其實都無傷大雅,有人將蛋糕內餡做成(代表女寶寶的)粉紅色或(代表男寶寶的)天藍色,有人在黑色氣球內灌入粉紅色或天藍色的彩紙,或親友團在帽子底下戴上粉紅或天藍色的假髮等等,待派對當天準爸媽切蛋糕、戳氣球或脫帽時,與大家同一時間得知寶寶性別。然而,在社群媒體推波助瀾下,這類派對愈來愈火紅,光是英國近三年業績就成長87%,許多準爸媽也愈玩愈大,愈玩愈極端,煙火、煙霧手榴彈、爆破裝置樣樣來。美國愛阿華州克萊邁爾(Kreimeyer)家族在設置一個會噴出粉紅/天藍色粉末的機關時,出了差錯,機關爆炸威力過大,尖銳碎片砸中站在13公尺外的女士,造成她當場死亡。亞利桑那州一名男子用打靶方式爆破一個會噴天藍粉末的機關,最後卻引發森林大火,延燒一星期,毀了近2萬公頃的土地。路易西安那州一名男子把裝有天藍色果凍的西瓜餵給寵物鱷魚吃,不但引發動保人員關切,男子人身安全也讓人捏把冷汗。派對傷害從身延伸到心 加深性別二元論印象專家表示,寶寶性別公開派對的傷害從身體一路延伸到心理。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of New York)性別與媒體學教授吉瑟勒(Carly Gieseler)表示,性別公開派對已從2000年底興起時的親朋「親密小聚」,如今演變成「製造奇觀和過分鋪張的活動」,並有加深固有性別二元論(gender binary)刻板印象的疑慮。2008年無意間「發明」性別派對趨勢的卡渥尼迪斯(Jenna Karvunidis)最近表示,當初辦派對,是「因為我多次流產,能懷胎懷到足以知道孩子性別,對我來說是一大里程碑,我絕非想把『性別認同』的大帽子扣在孩子頭上,我不認為2008年時有任何人有這樣的思維」。她當時在自己部落格撰文分享自己這場「寶寶性別公開派對」,相關經驗也在網路論壇、育嬰雜誌出現,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她不久之後「開始發現大家都在辦相同的派對」。女兒如今10歲,有著一頭短髮,也偏好西裝裝扮,卡渥尼迪斯對自己一手創造的寶寶性別公開派對潮流感到後悔。她2019年7月在臉書說:「我無意製造的這個文化,真讓我百感交集。它就這麼瘋狂竄紅。」「誰在乎寶寶性別啊?」她臉書這則貼文已獲得3.5萬多個讚。一名跨性別孩子的母親海倫(Helen)認為,性別公開派對加深了「可怕的刻板印象,女孩就是粉紅公主,男孩就是天藍牛仔」。海倫表示,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這些刻板印象會導致女孩們對於學習傳統上較為陽剛的科目裹足不前,例如數學、科學等,並灌輸男孩表達情緒就是軟弱象徵的觀念。舊金山跨性別人權倡議團體Compton Transgender Cultural District的共同創辦人馬洪加尼(Honey Mahogany)說,父母親應牢記,無論孩子出生時是什麼模樣,「他們的性別有可能會演變或改變」。寶寶性別公開派對始祖卡渥尼迪斯建議,「如果你想開派對與朋友同歡,沒人阻止你,父母面對的酸言酸語已經夠多,我不會阻止大家找樂子,但也許不要對孩子設有既定期待,也不要放煙火燒掉森林」。【延伸閱讀】不分「他」或「她」 瑞典性平從幼兒園教起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電子雜誌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肆虐,目前中國幾乎全境淪陷,各國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引起人心惶惶。中國山東一對新人於上月30日舉辦婚禮,為了將感染擴大的風險降到最低,這場婚禮只花了10分鐘就結束,參加人數包括新娘新郎僅5人,身為醫師的新郎甚至沒有留下來跟新娘吃午餐,結束後就匆匆趕回醫院救治病患,讓不少人相當感動。綜合陸媒報導,這場婚禮於上月30日中午舉行,這對新人透露,婚禮舉辦日期是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訂好的,雙方家長都覺得婚期推遲在習俗上不是很好,所以最後還是按照原訂日期舉行。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這場婚禮僅花了10分鐘,新人在家裡拜完堂就結束了,流程非常簡單,除了新娘和新郎之外,現場只有新郎父母及證婚人,並未邀請其他賓客。據了解,新郎李志強是一名醫師,任職於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婚禮結束後他並沒有留下來跟新娘吃飯,而是匆匆趕回醫院工作。新娘于紅豔說,她覺得婚禮沒必要辦得多好、多盛大,「我們現在這種情況,應該是我們最滿意的結果了」。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7豬哥撲上扒衣亂親!新娘全裸遭蹂躪泣:越掙扎他們越興奮「誤會台灣人了!」中國人看不下去 力挺蘇貞昌禁口罩出口賺災難財?臉書賣口罩一盒9千 港人嗆:不知台灣人買不起回老家過年!武漢女拒居家隔離嗆:我沒病 超慘下場曝光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英文勝選連任,儘管大陸對此一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票數之高仍出乎北京意外,驚覺蔡英文擁有強大民意支持將更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未料,讓中共領導人更擔心的是,不少國民黨縣市議員將矛頭指向九二共識,認為國民黨要絕地大反攻,就要從揚棄九二共識做起。儘管北京針對台灣「九二之亂」進行緊急危機管控,但仍有失控之虞。國台辦在台灣大選後首次記者會,將過去數年陸方對九二共識日趨強硬的說法,再度微調到2016年2月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所提較為彈性的立場,顯示大陸並不是對國民黨青壯派的主張懵懂不知。在媒體提問大陸如何面對「中華民國」時,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迴避了「中華民國」這4個字,但重申胡錦濤時代的兩岸定位,稱九二共識是源自雙方各自規定。他所謂的「各自規定」,就是雙方各自憲法內的相關規定,也就是王毅2016年在美國提到「他們的憲法」。北京微調九二共識國台辦對九二共識立場的微調,從兩岸關係角度來看至少有3點政治意涵。首先,北京已意識到國民黨將敗選的責任推給九二共識,其實是針對大陸對蔡英文去年撿到兩把槍而做出的一種宣洩。正如國際媒體所報導的,「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和香港「反送中事件」是國民黨敗選的兩大主因。有了這兩把槍,民進黨的1450網軍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吸引年輕人選票,將國民黨打趴。不過話說回來,大陸的兩把槍,並非民進黨的專利,只是一則「溫良恭儉讓」讓國民黨不可能在第一時間砲打北京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等到韓國瑜抨擊說「一國兩制」要在台灣推動「除非跨過我的屍體」與支持香港「反送中遊行」為時已晚,話語權早已掌握在民進黨手中。更重要的是,即使國民黨搶到先機,也沒有一支訓練有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網軍將戰力發揮到極致。對台政策不分藍綠其次,更讓國民黨青壯派感到憤慨的事,在國民黨全力維護九二共識這個兩岸對話政治基礎的同時,大陸官方卻不斷拋出「不論台灣如何政黨輪替,北京將推動符合自己利益的對台政策」。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不但「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這樣的大事國民黨未曾預聞,連《對台31條》、《對台26條》這一類位階較低的政策,國民黨也是閱報方知。在國民黨青壯派眼中,既然北京不需要考慮國民黨的想法,國民黨自也不必顧慮大陸的感受。第三,國民黨青壯派也許沒時間深思自我改革的問題,但卻認為九二共識是這次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須去之而後快。顯然,「九二之亂」已讓北京難以回應。至於更激進的像是「北京若不承認中華民國,可以終止兩岸三通」的主張,就更加讓大陸無言以對了。終止三通,是不是也不要《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這恐怕是連民進黨都不敢碰觸的問題。讓北京擔心的是,難道國民黨真想和民進黨比賽那一個政黨更敢於挑戰大陸?大陸也許現在就應深思台灣「九二之亂」的背後深層原因,否則「九二之亂」未來可能愈演愈烈,而新的挑戰也可能層出不窮!(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防堵疫情,多數的大型醫院與中小型診所多已經規定未帶口罩者不得進入;於是,屏東基督教醫院貼心地在醫院門口設置了一台口罩機,方便需要就診的人使用。但果不其然,許多根本未就診者聞風而至,就在醫院門口掃貨,一次五、六片甚至達十片之譜。醫院保全看不過去,雙方就在門口吵了起來……台灣的口罩目前日產320萬片,扣掉醫療單位每日需要量106萬片,商業使用50萬票,每日僅有170萬片可供民生使用。170萬片當然不可能讓2300萬台灣人每天都有口罩,所以春節期間各級政府單位釋出了庫存3400萬片口罩希望能滿足民眾需求。沒想到這3400萬片口罩在各方搶購下猶如丟進大海,台灣民眾的口罩慌依舊。如果你是主政者,該如何面對民眾這樣的恐慌與需求?第一是提高產能:這件事其實已經在做了,目前由政府出資兩億購置設備,以「代工」方式幫助口罩業者擴增產線;只是,這需要時間,約一個月後台灣的口罩能達日產一千萬片的水準,可達目前的三倍。第二是降低需求:這其實也在做了,從總統、閣揆到衛福部長、疾管局長到昔日的抗SARS團隊,一致宣導健康者不需時時戴著口罩,把口罩留給最需要用的人,包括醫療防疫人員、老人、生病體弱者,少出入公共場所,就能減少口罩用量。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防疫作為,它必須在台灣的社區感染還沒發生,疫情沒有進一步惡化之前,讓更大規模的口罩生產線完成整備,提供民眾所需;另一方面,它要維持台灣社會對於疫情的警覺性,卻又不能導致民眾驚慌失措。要在這上面走鋼索,不但有賴專業透明的政府防疫團隊,也需要有成熟的政治人物帶領與示範,兩者缺一不可。台灣的《傳染病防治法》依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將其分級,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之際,它可以徵調人員、財產、限制人身自由,排除包括《醫事法》、《藥事法》、《公平交易法》、《商標法》及《國有財產法》的規定,賦予主政者這麼大的權力,就是希望透過特定時期的行政作為,阻絕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簡單講,瘟疫蔓延時,主政者的權力都在無形中擴大,因為無論就法律規定或群眾心理來看,都需要一個強勢、有效率,能夠快速決斷的政府協助他們對抗病毒。相對地,當瘟疫蔓延時,在野黨職能也遭到限縮,昔日監督、衝撞政府的定位,代之以以協助、增援的角色。所以,一邊質疑口罩增產是在圖利廠商,一轉頭卻又抗議買不到口罩的在野黨每日一談,正是典型的政治口水,令人不耐;公開質疑現任總統不戴口罩的前任總統,除了刷存在感以外,同樣很難得到外界共鳴;更不用說公開洩漏政府隔離處所,增加防疫困難,還巧言狡辯的地方首長,就更等而下之了。台灣才在三個星期前結束一場史上最大的選舉,連任總統的任期還沒開始,另一場大選舉至少還需要兩年以後才開始動員。既然選舉已經結束,面對這樣一場未知的傳染病,政客或可不用急著質疑攻訐、切割路線,自鳴得意;試著謹言慎行,同理彼此,團結一致,以保衛台灣的公衛與醫療體系為最優先,也才能自助而助人。一如卡繆在《瘟疫》一書所言:「能夠對抗瘟疫的,就是正直。」如是,或能讓苦於欠缺舞台的在野政治人物得到更多的尊敬。更多上報內容:


zxpveve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